日本核危机之后,关于中国核电规划目标的调整仍在讨论之中。
国务院研究室副司长范必近日撰文建议,把中国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控制在6000万千瓦左右,以“防止过多过快上马核电机组带来长期安全风险。”文章还呼吁在“十二五”期间不再批准开展新的核电前期工作项目。
这一题为《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核电安全发展》的文章发表在6月出版的最新一期《全球化》杂志上。《全球化》月刊杂志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被誉为“中国第一经济智库”。
核电发展目标争议
范必在文章中称,核电发展中应当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规模和速度放在第一位。“"十二五"期间应集中力量建设已核准和开展开工的项目,不再批准开展新的前期工作项目。"十三五"期间再视情况决定是否恢复审批,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控制在6000万千瓦左右。”
“6000万千瓦”这一数字远低于此前各方较为认同的“7000万千瓦之上”的底线,令不少业内人士感到惊讶。此前的6月27日,某专业财经媒体刚刚援引一位业内人士的话称,中国核电中长期规划不会将7000万千瓦的目标调低,有可能还会更高。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高级工程师沈文权近日也表示,可能在一到两年内没有新的核电站核准,但原定2020年核电发展目标并不会受到影响。
国内一家核电公司的相关人士向早报记者称,其并未听说6000万千瓦这一提法。瑞银证券董事、中国电气设备分析师戴骏昨日也表示,“如果还相信未来中国将以7%到8%的速度增长的话,我不认为核电到2020年的装机规划会降到6000万千瓦左右。我目前还未听到要降低到这么个程度的官方声音。”
戴骏称,别说2020年的中期长期规划,就连“十二五”规划的各个数字现在还只处于草稿阶段。可查资料显示,近期能源领域曾传出天然气发电规划上调、光伏装机翻番等信息。
戴骏分析,“这些数字背后隐含的信息就是,大家还在探寻一个可替代的方案。被替代的对象不仅仅是燃煤,还包括核电。核电的安全系数如果受到质疑,发展放缓,那么中国的用电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缺口。这个缺口怎么补,目前没有定论。”
“不过如果中国信守到2020年碳强度降低45%的承诺,中国是不可能放弃发展核电的。”戴骏称。
大上二代机组的隐患
日本发生核电危机后,3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第147次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检查核设施安全,暂停审批核电项目。“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在全球拟建的新反应堆中,中国占了40%。
范必在文章中指出,现在核电企业争厂址、争项目的现象十分严重。“各方面对2020年核电装机规模的预期普遍超过7800万千瓦,大多数核电业主和配套企业是按照装机1亿千瓦以上制定自身发展规划。即使在福岛核事故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暂停核电审批的情况下,有的核电企业仍在策划继续大上二代项目。这种做法有违核电安全发展方针。”
该文章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今,国家已经核准核电机组34台,装机容量3702万千瓦,其中28台是二代机型。另有16台机组已批准允许开展前期工作,其中12台是二代机型。其他上报国家能源局待批项目也大部分采用这类机型。
范必认为,大上二代机组的后果便是,从2030年之后的近40到50年的时间内,“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核电安全风险最大的国家”。其给出的依据是,新建的二代机组运营周期可长达40-60年,如果2020年建成,要到2060-2080年才能退役。在这期间,不仅二代核电已经淘汰,三代核电技术也会逐渐落后,第四代具有固有安全性的核电技术将会成为主流,甚至第五代可控核聚变核电技术也可能投入使用。
可查资料显示,与三代机组中的AP1000机组相比,二代机组采用的能动的安全系统,其最大的缺陷是无法解决整个电厂失去电源之后的制冷问题。
范必在文中透露,3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按最先进的核电安全标准机型检查。这一标准应是国家核安全局发布的《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HAF102)以及相关的19个导则。该标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美现行的核电安全标准基本同步。
范必称,“对照HAF102,除已开工的4台AP1000和EPR机组外,其他所有的核电机组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差距,有的问题还比较严重。从历史运营记录来看,尽管还没有发生严重的放射性泄漏事故,但大大小小的安全事件已发生多起,甚至出现过启动堆芯应急冷却系统紧急情况。在正常条件下,大部分机组能够实现安全运行,但需要持续加强监督管理,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