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资源与生产力布局之间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煤炭资源保有储量的76%分布在北部地区;水能资源的80%分布在西部地区;陆地风能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而2/3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中东部地区。
这条鸿沟困扰我国电力行业多年,几代电力人为解决这一问题前赴后继。而今,国家电网公司的特高压输电技术横空出世,为这一问题打开了一扇探索之门,并以实际运营情况证明了特高压是改善我国能源布局禀赋的有效途径。
刚刚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此举标志着特高压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几年来,特高压在争议声中负重前行,不但在我国区域能源配置和能源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引起了世界能源领域的广泛关注。
2009年7月,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访问中国,谈到国家电网特高压项目时表示:“我们非常羡慕这个工程。”4月13日,国家电网公司与巴西国家电力公司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将采用中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建设巴西美丽山水电站输电工程,标志着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将首度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证明它的价值。
惠及资源配置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曾在2004年到新疆调研煤炭利用,发现当地生产的矿泉水无法运出,原因竟是搞不到车皮。“火车都去运煤了,运力紧张,”他焦急地呼吁,“必须大力发展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缓解运输压力。”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发展方式以分省分区平衡为主,燃煤电厂大量布局在煤炭资源匮乏的中东部地区,导致铁路运输长期忙于煤炭大搬家,煤电油运紧张问题严重影响能源安全可靠供应。
中国的电网,应承担起在能源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任。
2009年1月建成投运的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标志着我国在特高压输变电核心技术和设备国产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对优化能源资源配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电力可靠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工程运行一年多来,
在缓解华中地区煤电运紧张矛盾,取得水火互济、电网互联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7月12日,山西省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推进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加快实施晋电外送的请示》,为电网建设和山西经济转型发展争取政策支持。
该请示中透露,山西省2010年上半年累计外送电量3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96%,其中,特高压累计外送电量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17%,对全省外送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3.3%,对扩大晋电外送功不可没。
资料显示,对于煤炭主产区来讲,建设坑口电站,加快发展输电可以促进煤炭基地高附加值电力产品的出口,提高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回报率,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测算表明,输煤输电两种能源输送方式对山西GDP的贡献比约为1∶6,就业拉动效应比约为1∶2。
为进一步发挥山西资源优势,山西省与山东、湖南两省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江苏省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十二五”期间拟通过特高压电网向三省输送总计3000万千瓦电力负荷,每年可实现就地转化原煤5000万吨。
惠及清洁能源
西南地区水电资源丰富,但遍布高山大岭,选择线路走廊十分困难,送出工程建设难度巨大。水电如何送出,成了一个难题。
特高压直流输电方案以其优越性胜出。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可以大大提高线路走廊利用效率,减少输电回路。与±600千伏直流方案相比,±800千伏可节省线路走廊占地约240平方千米。向上工程加快了金沙江干流水电开发,对向家坝与溪洛渡电站电能的合理消纳及输电系统的形成,对我国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发展和全国联网格局的形成将产生深远影响。
向上工程能从根本上解决四川特别是宜宾水电送出难的问题,并为枯水期宜宾电力供应提供重要保障。
宜宾将成为全国综合能源基地,向上工程对当地经济影响时间长、带动面大,是拉动力强的“发动机”,给宜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的投运再一次说明,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必须以转变电网发展方式为着力点,推动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和转变能源发展方式。
我国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具有规模大、分布集中的特点,而所在地区大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电力负荷需求水平较低,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需要走集中开发、规模外送、大范围消纳的发展道路。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的研究结果,如果仅考虑在本省内的风电消纳能力,2020年全国可开发的风电规模为5000万千瓦左右;通过特高压跨区联网和加大调峰电源建设,可以扩大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全国风电开发规模可增加5000万千瓦,达到1亿千瓦左右。建设特高压电网,加强区域互联,扩大消纳范围,是促进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1] [2] 下一页
|